中國新聞網-上海新聞
上海分社正文
僑界科學家夫婦歸國“創(chuàng)業(yè)” 捐百萬元積蓄設助學基金
2023年10月31日 10:28   來源:中國新聞網  

  中新網上海10月30日電(范宇斌 沈瑩)在上海理工大學建校117周年之際,學校收到了一封來自上海理工大學能源材料科學研究院(以下簡稱“能研院”)竇世學院士、劉化鹍院士的來信。這對院士夫婦在信中娓娓道出了自己在耄耋之年毅然回到中國再創(chuàng)業(yè),以及希望捐贈100萬元成立助學基金的心愿。

  出生于東北農村的科學家竇世學是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,致力于納米、能源、超導與電子材料領域研究。2022年,80多歲的院士夫婦倆放棄了國外舒適的退休生活,帶領團隊歸國全職加盟上海理工大學。

竇世學院士、劉化鹍院士捐獻100萬元設立“鹍學英才獎勵基金”!∩颥 攝
竇世學院士、劉化鹍院士捐獻100萬元設立“鹍學英才獎勵基金”!∩颥 攝

  歸國圓夢,捐款設立助學基金培育科創(chuàng)人才

  10月28日是上海理工大學建校117周年校慶日。當日,竇世學院士、劉化鹍院士拿出自己100萬元積蓄捐獻給學校,并設立“鹍學英才獎勵基金”,用于獎勵優(yōu)秀學生和優(yōu)秀論文,吸引有志加盟能研院的優(yōu)秀人才,攻克可持續(xù)能源系統(tǒng)的難點痛點。

  他感慨道,自己從小在中國接受基礎教育,造就了自己始終保持拼搏的精神底色,即便耄耋之年也希望實現初心使命。

  竇世學12歲就獨自離家到外地求學,從吉林大學到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,再到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,竇世學把納米、能源、超導與電子材料領域研究作為“最壯麗的事業(yè)”而努力奮斗著。

  作為竇世學最親密的愛人、最好的“戰(zhàn)友”,劉化鹍也在能源材料研發(fā)領域發(fā)光發(fā)熱,1994年以來她發(fā)表了數以百計的學術論文!拔覀兺诵莺螅緛砜梢栽诤_叺墓㈩U養(yǎng)天年,但在我們心中,拼搏奮斗才是我們人生最大的快樂,所以我們決定回國做貢獻。”竇世學表示,回中國創(chuàng)建能源材料科學研究院,這是他們一生中最后一個夢想。

  竇世學告訴記者,對于超大團隊的人才引進、成果建設來說,此次捐贈可能微不足道,他們更希望以此為種子,促進更多工業(yè)、企業(yè)及有實力的校友會朋友圈加入到能研院的事業(yè)中來,共同圍繞“超導風機發(fā)電—先進儲能—綠色氫能”構建可持續(xù)的能源系統(tǒng),攻克相關領域的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關鍵難題,服務國家“雙碳”戰(zhàn)略目標。

  竇

世學院士、劉化鹍院士工作時候的場景。 沈瑩 攝
世學院士、劉化鹍院士工作時候的場景!∩颥 攝

  扎根楊浦,推動能研院走上“快車道”

  2022年底帶領團隊歸國后,竇世學夫婦倆在上海理工大學創(chuàng)建能源材料科學研究院,并選擇扎根于上海楊浦這片熱土。

  兩位院士帶著奉獻能源事業(yè)和培養(yǎng)創(chuàng)新人才的初心來到上海理工大學。他們深知這一目標的艱難與挑戰(zhàn),但上海理工大學對能研院建設的大力支持讓整個團隊充滿信心,也讓竇世學夫婦倆深受感動。

  上海理工大學校長丁曉東表示,人才是關鍵,人才是紐帶,竇世學院士和劉化鹍院士為上海理工大學的科研帶來巨大的助益,也為校園帶來了崇尚科學的精神和氛圍。

竇世學院士、劉化鹍院士工作時候的場景!∩颥 攝
竇世學院士、劉化鹍院士工作時候的場景。 沈瑩 攝

  如今,竇世學夫婦倆歸國后的生活忙碌充實,同時讓他們感到身心愉悅!吧虾钇謪^(qū)還在為我們準備人才公寓,讓我們感受到楊浦區(qū)對人才的尊重和愛護!眲⒒d告訴記者,未來他們將扎根在這里。

  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談及未來,竇世學夫婦倆仿佛兩個剛創(chuàng)業(yè)的新青年,滿懷感恩、激情與希望。他們希望,有越來越多人才能夠匯聚上海,共謀美好未來。(完)

注: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!   

編輯:王丹沁  
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常年法律顧問:上海金茂律師事務所